整理 | 本刊记者 刘庭梅
编者按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人民法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贡献法院力量?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之“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刊记者邀请五位中基层法院院长进行观点分享。
严格公正司法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院长 薛春江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审判,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由之路,也是发挥司法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实现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审判各环节,严格公正司法,在新时代法治画卷上书写司法担当。
注重思想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司法理念。北京三中院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司法审判的“纲”和“魂”,贯穿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司睿讲坛”“精品案例讲析”等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和研讨,让干警深刻明白司法裁判不仅是适用法律条文,更是价值导向的传递。
注重释法说理,用公正裁判彰显价值导向。北京三中院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工作,结合具体案情,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晰法律精神、论述裁判理由。院庭长发挥监督管理职责,加强案件质量把关,不断提升法官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的能力,让当事人、社会公众清晰理解裁判背后的价值考量。定期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比,培育兼具法理和情理的裁判文书,丰富成果转化形式。北京三中院审理的“微信群发表不当言论名誉侵权案”,明确了微信群、“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同样需要依法依规,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典型民事案例”;审理的“隐形加班案”,确立了提供实质性劳动的司法认定标准,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审理的“楼上住户厨房改厕所案”,彰显了权利行使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被写入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注重案例宣传,多元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北京三中院高度重视发挥司法案例的鲜活载体作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彰显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发布“小案例”,阐释“大道理”;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选取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
锻造堪当重任的法院铁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院长 王烨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保障工作。甘肃省兰州市两级法院(以下简称“兰州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挖掘党建资源优势,建强政治机关,创新干部选育管用方式,激发队伍活力,着力锻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法院铁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篇章提供司法支撑和服务。
铸牢忠诚把方向。兰州法院强化思想引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党组领学、支部促学、干警践学”的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支部结对共建加强上下内外沟通协调,搭建“党建联盟”平台,实现在党建引领司法审判资源上有新突破,在建强政治机关、发挥党员示范带动效应上有新成效,在强化干警能力素质、提升审判质效上有新气象。
注重“双培”强锻炼。兰州法院把群团组织作为培养优秀年轻干警实践锻炼的平台,开展选派年轻干警挂职锻炼、育苗蹲苗行动,鼓励年轻干警到关键部门、吃劲岗位锻炼成长。全面开展“青蓝传承”助成长行动,建立“1名导师+1名年轻干警”培养机制,组建能力提升帮带小组、青年干警理论学习小组,开展“兰州法苑讲堂”,提升干警政治能力、业务能力、担当能力。
示范带动激活力。兰州法院结合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建立考评机制,开展“党员(先进)示范岗”和“模范庭室”评选,并将其纳入干警平时考核,作为干警年终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的参考依据,作为选拔推荐优秀干部的评价依据,树起了让干警学有榜样、比有标杆、赶有方向的旗帜,营造了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法院政治生态。
骨干培养增实力。兰州法院坚持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标准,选优配强中层骨干,全方位盘活和优化干部资源,加强优秀年轻干部梯次,保持干部队伍年龄的层次性、岗位的相对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加快紧缺急需审判人才培养,储备一批知识产权、国际商事、环境资源、金融破产等领域的专家型审判领军人才。实施青年英才培养、岗位素能提升、业务专家倍增“三大计划”,逐步构建优化人才队伍格局。
建设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院长 祁建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准旗法院”)围绕准格尔旗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目标,立足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实际,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不断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在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2023年、2024年营商环境评估中,准旗法院牵头的“解决商业纠纷”指标连续三年位于第一方阵,助力准格尔旗实现“三连冠”。
坚持把“从政治上看”和“从法治上办”有机结合。人民法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准旗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推行“党建引领、企业吹哨、干警报到”工作机制,近百名干警分别对接全旗168家重点企业,深入开展普法宣讲、座谈纳谏等工作,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坚持把服务中心工作和抓好主责主业有机结合。准旗法院基于辖区煤炭资源富集且涉矿领域征拆矛盾频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矿区纠纷合议庭”,2024年共妥善处置土地征拆、矿区移民等群体性纠纷121起,帮助政府和企业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为全力支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准旗法院选派25名工作人员组成诉讼服务团队,开展指导调解、诉调对接及立案、速裁快审等工作。
坚持把“办理”和“治理”有机结合。准旗法院坚持落实平等保护原则,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全面巩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健全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和守信激励机制,审慎适用查封、冻结、扣押等强制措施。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加强对先行调解工作的指导,积极发送司法建议,努力把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
准旗法院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准格尔旗锚定打造全国资源型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支撑和服务。
深化基层司法改革
做实全流程实质解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院长 李娟
作为国家司法体系的“神经末梢”,基层法院在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定分止争做深、做实、做到人民心里去。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基层司法改革,健全完善全流程实质解纷机制,力促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实现了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审判质效的同步提升。
深化城乡基层治理协同改革,向前端化解发力借力。鼓楼法院常态化开展涉诉矛盾分析研判,2024年向区委、区政府报送相关分析报告24期,借助社会综合治理体系推进案源治理,完善基层社区网格前端纠纷体系,推进行政机关靠前处置房地产等类型化纠纷,民事诉前调解收案数量同比下降7.37%。审判团队整建制入驻市区两级劳动人事争议联调中心,打造“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调处平台,劳动争议新收案件同比下降近40%。建立执行和破产服务中心,推动构建全区执行和破产一体联动综合治理机制,助力3500件执行案件“终本出清”,实质化解。
聚焦法院内部程序优化改革,向实质解纷精准施策。鼓楼法院全新组建了人民法院调解服务中心,组建一支以退休法官为主的“银发力量”,编入22个专业化调审一体团队,类型化拓展“调审衔接”内容。健全“立调保审执裁破”一体化协调联动机制,建立执前化解中心,制定专门规范指引,完善“判后答疑+督促履行”机制,充分运用“一案一空间”与当事人实时在线互动,强化释法说理,创新在判决书中嵌入履行义务告知和执行风险提示内容。2024年,鼓楼法院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下降了16.43%,执行到位率上升了36.11%,首执案件终本率下降了24.74%。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体系改革,将“管案”“管人”融合推进。为深化司法权制约监督,对于长期未结案件、发改案件、重点信访案件,审委会“逐案过堂”、深入剖析、专题通报。健全审务督察机制,将立审执办案和作风建设等工作全面纳入月度审务督察通报,及时发现工作问题并跟进督办整改。开展示范庭审、同命题裁判文书竞赛,制订优秀文书、案例、庭审、调研、创新成果“五优”评选方案,营造快办案、办好案的良好氛围。
执司法之“笔”
描绘法治建设“大宏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江西省遂川县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院长 杨晓兵
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承上启下、位置关键。人民法院通过严格公正司法,推动法律正确实施,让静态的法律转化为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的生动实践,对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严格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江西省遂川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公正司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不断加大对严重暴力犯罪、侵财犯罪打击力度,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定不移惩贪治腐,以刑事审判利剑维护社会安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涉民生案件审判执行工作,依法妥善审理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涉民生案件,加大执行力度,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实行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改革,建立院领导定期接访、执行干警常态化接待案件当事人、案件回访、案件评查、审判执行双向列席等制度,审执质效连续三年在江西省基层法院中位居前列,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
做实司法为民,推动纠纷实质化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早在1928年,毛泽东同志在遂川创建了我党历史上早期的人民司法机构——遂川县工农兵政府裁判部,并运用调解方式依靠群众开展了丰富的司法实践活动。“调解”是融于遂川法院人血脉里的司法基因。近年来,遂川法院赓续红色血脉,牢固树立全流程调解理念,做好新时代调解工作。主动融入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红网格”体系,创新建立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红网格+微法庭”多元解纷机制。发扬茶“和”文化与客家传统文化,创新“遂兴家和”新型家事纠纷调解模式,打造“吉诉即调 遂心解纷”调解品牌。2024年,遂川法院民事案件调解率达52.23%。
坚持强基固本,锻造过硬法院铁军。遂川法院厚植红色沃土,打造“红色裁判”特色党建品牌,成立“红色裁判”党员先锋队,总结传承“党领导、靠群众、顾大局”的红色裁判精神,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红色研学等,筑牢政治忠诚之魂。建立“遂法星火”传帮带工作机制,发挥党员业务骨干示范引领作用,“老中青”三代法官结对并进,通过开展庭审观摩、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等业务竞赛比拼,让青年干警在“大练兵”中提升司法能力水平和干事创业本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注重发现和使用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敢担当的优秀年轻干警,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法院铁军。
本期封面及目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8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6期
来源:《中国审判》杂志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斯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