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财发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健康夜话 | 职场人如何精神自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4 20:39:42   浏览次数:1  发布人:b766****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小编暖心提醒,音乐相伴更有感觉~巨睿琳小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每天从早到晚对着电脑屏幕敲代码,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上班时,小李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代码机器,项目压力一个接着一个,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下班后,小李感觉身体疲惫不堪,只想瘫倒在沙发上。他曾经热爱的篮球、电子游戏,如今都变得索然无味。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仿佛陷入了泥沼,越是挣扎,陷得越深。心理学真相从工作量到“压力小剧场”随着社会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小编暖心提醒,音乐相伴更有感觉~

    巨睿琳

    小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每天从早到晚对着电脑屏幕敲代码,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上班时,小李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代码机器,项目压力一个接着一个,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下班后,小李感觉身体疲惫不堪,只想瘫倒在沙发上。他曾经热爱的篮球、电子游戏,如今都变得索然无味。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仿佛陷入了泥沼,越是挣扎,陷得越深。

    心理学真相

    从工作量到“压力小剧场”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打工人被迫“卷”起来,体验到的职场压力是越来越大。有一部分职场压力源自外界因素,比如巨大的业绩压力、超长的工作时间,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人的身心逐渐疲惫,热情与活力也被一点点消磨掉。

    这些看得见的压力背后,还藏着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真相:我们的疲惫感,1/3来自真实的工作量,另外2/3却是大脑自导自演的“压力小剧场”。也就是说,我们自己的心理特点会无形中增加压力。

    比如,小王害怕在公共场所发言如果有报告事项,他会提前一周开始焦虑、睡不着觉。其实,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这场报告的主讲,只是他总在想“讲得不好要出丑”的情景,由此产生过多的心理负担。

    小丽的“压力小剧场”来自人际交往困扰。她说话时容易紧张,担心别人会不喜欢自己。近日,小丽新入职一家公司,不知道该怎么和新同事打交道,她越紧张,越不敢和别人说话,因为无法融入新公司环境而逐渐抗拒上班。

    更隐秘的职场压力,来自那些看似积极的性格特质。比如小张从小就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点,在工作中也常因追求完美而延后完成任务,因为他坚持“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然而,事事做到最好是十分困难的,小张在内耗中度过了大量时间,导致工作成果迟迟出不来。

    “耗竭漏斗”

    从元气满满到精疲力竭

    长期的职场压力会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潜移默化的伤害,比如,人们会感到精疲力尽,对工作或同事冷漠,自我评价降低,成就感不高,可能出现失眠、头痛等症状,表现在行为上,可能就是效率下降、无法正常上班。

    瑞典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教授玛丽·阿斯伯格 (Marie Asberg) 提出了一个形象的“耗竭漏斗”模型,象征着个体在长期压力下,身心资源如能量、动力、创造力逐渐被耗尽的过程。“活人微死”便是这一耗竭过程的典型表现。

    玛丽·阿斯伯格认为,情绪持续“走下坡路”的人,通常也是那些最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他们会过滤掉生活中看似可有可无、滋养身心的活动,就像一个漏斗,不断丢失可以储备正能量的休闲娱乐,生活圈子变得越来越小。但更多的负担与压力,会让心力耗损的情况变得更严重,甚至走向精疲力竭。

    身心资源耗竭过程有以下四个阶段,大家可以对照自查。

    阶段1:过度投入。 个体因责任感、完美主义或外部压力而过度工作,忽视休息和身体警告,如疲劳、失眠等。

    阶段2:资源枯竭。 能量储备逐渐减少,人会出现情绪波动、注意力下降、社交退缩等症状。

    阶段3:情感麻木。 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逐渐消失,情感疏离,甚至出现抑郁或焦虑症状。

    阶段4:全面崩溃。 身心资源彻底耗竭,可能伴随严重的身体疾病,如免疫系统紊乱或心理障碍。

    “复活”计划

    职场人重拾生活热情

    面对这种疲惫、麻木的生活,职场人该如何自救,找回生活的动力和乐趣呢?

    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对自己当下状态的觉察,及时识别早期警报。比如,当出现持续性的注意力涣散、情绪“易燃易爆”、生活圈子逐渐缩小等情况时,我们就要意识到自身的“耗竭漏斗”已经开始启动了。这时,我们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可以通过正念练习等方法,增加对当下体验的觉察。

    其次,有针对性地管理工作中的压力来源。比如,合理拒绝非分内工作;每工作90分钟,强制暂停10分钟,可以离开工位喝杯水,或是做一组拉伸运动;下班后给自己设置好工作边界,比如下班路上只思考晚餐吃什么, 不再去“反刍”当天工作中的事情。这种碎片化的恢复,能有效减轻压力。

    再次,找到属于自己的“回血神器”。当压力增加时,我们往往会主动减少生活中的“滋养事件”。事实上,主动保留那些“滋养事件”,能帮我们保持应对压力的能力。“滋养事件”可以是能为我们带来愉悦感的活动,包括撸猫、做美甲、追剧等;也可以是能带来掌控感和成就感的活动,比如整理房间、健身;或者是社交类的活动,比如约朋友一起爬山、聚会等。

    应对倦怠不是彻底消灭压力,而是要学会在“耗竭漏斗”启动后,主动按下缓冲键,逐渐找回健康、平衡的生活。毕竟,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章节,我们才是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治疗师 巨睿琳

    策划:余运西

    编辑:李君 马杨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Q7REDNE】获取授权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b766****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8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