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不为礼
文/赵元波
元朝时期,蒙古族统治者崇奉吐蕃佛教,使佛教在全国获得了高于其他宗教的优越地位。元朝的皇帝按惯例从吐蕃请喇嘛来担任一种最高的神职——帝师,并掌管全国宗教事务及管理吐蕃地区的政务。帝师在元廷地位极高,享有仅次于皇帝的极尊隆的地位和最优厚的赏赐,帝后妃主都接受灌顶(洗礼),帝师来去京师,百官隆重迎送。
有一次,帝师从吐蕃到大都,元文宗下旨,命令朝廷一品大臣以下,统统乘白马到城郊迎接。大伙儿俯伏于尘埃,向帝师进酒,帝师竟平稳端坐,不作答礼。只有大儒孛术鲁翀站着举觞向帝师进酒,并说:“帝师您是释迦牟尼的门人,天下僧人之师,我职国子祭酒,是孔夫子的门人,天下儒士之师,请允许不必互相行礼。”帝师听罢,笑着站起身来,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在场的僧俗众官无不为之愕然失色。
说话要说在点子上,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