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财发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7 11:06:31   浏览次数:1  发布人:12ce****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非法采挖永久基本农田500立方米黑土即入罪,“两高”司法解释明确盗挖、滥挖等破坏黑土地行为入罪标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我国东北黑土区是北半球仅有的三大块黑土区之一,面积达10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22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非法采挖永久基本农田500立方米黑土即入罪,“两高”司法解释明确盗挖、滥挖等破坏黑土地行为入罪标准——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我国东北黑土区是北半球仅有的三大块黑土区之一,面积达10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22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针对盗挖、污染等破坏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准确适用罪名和定罪量刑?

    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发布,围绕破坏黑土地犯罪案件司法中的突出问题与实践难题,如罪名适用、定罪量刑标准、事实认定难等问题作了解释。

    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解释》和典型案例从定罪、量刑、处罚原则等多方面体现了从严惩处的精神,以“零容忍”姿态释放出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犯罪的强烈信号。

    更严格——

    入罪“门槛”降为一般标准的60%

    黑土土壤性状好、肥力高、水肥气热协调,不仅是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而且深受苗圃基地、花卉市场欢迎,黑土也因此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犯罪目标。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刘某某在他人耕地内非法盗挖黑土3000多立方米,致使黑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被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刑事责任。

    近年来,像刘某某这样盗挖、滥挖黑土的案件频发。最高法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兆祥介绍,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组成联合调研组,赴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踏勘破坏黑土地犯罪现场,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全面掌握破坏黑土地犯罪活动情况,就《解释》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并进行了反复修改,确保《解释》的合法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解释》对各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行为,依据刑法有关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矿罪和污染环境罪的相关规定,对法律适用和裁判规则进行明确,区分破坏黑土地犯罪行为的不同类型正确定罪量刑。

    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入罪标准为例,在2000年6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入罪标准为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而此次发布的《解释》则将入罪标准明确为“非法占用并毁坏属于永久基本农田的黑土地三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并毁坏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黑土地六亩以上的”。这意味着针对破坏黑土地资源的入罪“门槛”降低为一般入罪标准的60%。

    “按一般标准的60%设定了针对黑土地的入罪及升档量刑标准,体现了对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从严惩处的鲜明司法态度。”最高法环资庭副庭长李相波说。

    不仅是按破坏面积入罪,针对犯罪分子“掏洞深挖”“蚂蚁搬家”式盗挖、滥挖黑土销售牟利的行为,《解释》还引入涉案黑土体积(立方米)作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入罪标准。

    “实践中,犯罪分子在黑土地上盗挖黑土,有的盗采量很大,对黑土地破坏很严重,但仅从面积上看达不到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入罪门槛,不利于打击此类破坏黑土地犯罪。”李相波表示,《解释》借鉴黑土地保护法以黑土体积(立方米)作为行政处罚数量标准的做法,规定了“五百立方米”和“一千立方米”的涉案黑土体积入罪标准,进一步织密了黑土地保护的刑事法网。

    更严密——

    斩断破坏黑土地犯罪链条

    表面是冷水鱼养殖项目,实则借“清淤”之名盗挖泥炭土,并通过竞拍的方式非法牟利——在典型案例中,李某某等人以投资为幌子承包经营林地后,疯狂盗挖泥炭土,严重破坏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最终被以非法采矿罪追究刑事责任,并承担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

    “近年来,部分不法分子在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非法采挖、贩卖泥炭土的现象屡有发生,有的还以合法活动为名掩盖盗挖泥炭土犯罪活动之实,试图逃避制裁。”吴兆祥表示,本案有力震慑了非法采矿型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充分彰显了人民法院全力守护黑土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司法导向。

    此次发布的《解释》第二条明确了非法开采属于矿产资源的黑土,符合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

    《解释》还规定了对掩饰、隐瞒犯罪行为的处理,明确了对明知是盗挖、滥挖等犯罪所得的黑土,而予以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妥当定罪量刑。

    “目前,个别地区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已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利益链条,上游犯罪分子实施盗采等犯罪行为,下游犯罪分子实施后续的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犯罪行为。”李相波表示,《解释》在严厉打击上游犯罪行为的同时,对下游行为规定要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进行打击,如果上下游犯罪分子事前通谋的,要以共同犯罪论处,进一步实现对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的全链条打击。

    “要真正像对待大熊猫一样守护好黑土地。”最高人民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厅副厅长罗庆东表示,《解释》对于依法惩治危害黑土地刑事犯罪,保护黑土地资源,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健全完善黑土地资源等领域行刑衔接机制建设,充分运用提前介入、会商研判、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有效形成打击预防破坏黑土地资源违法犯罪的合力。

    更严厉——

    对破坏、污染黑土地行为从重处罚

    1厘米的黑土层,需要40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形成。

    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解释》着重强调对破坏黑土地、污染黑土地行为的从重处罚精神。

    在一起典型案例中,某科技公司等单位和个人跨省运输200余吨危险废物,非法倾倒在黑土地上,造成重大污染后果,被以污染环境罪追究刑事责任。

    《解释》依据刑法规定明确,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在黑土地上非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黑土地的行为,以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

    “黑土地的形成过程漫长,一旦黑土层遭受污染,‘肥地’变‘毒地’,有毒物质严重破坏粮食安全,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而且被污染的黑土地极难治理修复,因此对污染黑土地犯罪必须依法严惩。”吴兆祥表示,本案依法严惩跨省污染黑土地犯罪,有利于助推黑土地污染的源头防控与系统治理,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坚持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守护好中国人民的“饭碗田”贡献司法力量的责任担当。

    针对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解释》规定了从重处罚的情形:对于具有在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等行政处理决定后继续实施破坏黑土地行为等三种情形,规定应当从重处罚。

    公安部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副局长许成磊介绍,针对涉黑土地犯罪发案地域集中、时段集中的特点,公安部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指导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建立警务协作机制,在冬春之际组织开展打击破坏黑土资源犯罪区域会战,紧盯“采、运、销”关键环节,深入实施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规模打击、联动打击。

    护好“黑土粮仓”,才能端稳“中国饭碗”。吴兆祥表示,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各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不断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为依法保护黑土地、守护好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乔文心

    见习编辑:贺晴|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裴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12ce****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8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