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财发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点击查看消除世界上最邪恶生物的斗争秘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03 12:51:16   浏览次数:1  发布人:d89f****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小编最近失眠了…失眠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一晚上和蚊子进行搏斗夏天最怕的不是高温,而是这个邪恶的生物。最近蚊子也登上了热搜佛山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推出一系列「硬核」防蚊措施,政府动员民众倒积水,“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涂蚊液、清垃圾,出门防护、全方位灭蚊”;甚至还点上了赛博蚊香,展示大型灭蚊灯光秀。也正因此佛山喜提新的外号“蚊香痛城”。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反制蚊子呢?

    小编最近失眠了…

    失眠不是自己的原因

    而是一晚上和蚊子进行搏斗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夏天最怕的不是高温,而是这个邪恶的生物。

    最近蚊子也登上了热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佛山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推出一系列「硬核」防蚊措施,政府动员民众倒积水,“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涂蚊液、清垃圾,出门防护、全方位灭蚊”;甚至还点上了赛博蚊香,展示大型灭蚊灯光秀。也正因此佛山喜提新的外号“蚊香痛城”。

    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反制蚊子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物理杀招:灭蚊灯!

    市面上的灭蚊灯主要利用蚊子的趋光性、趋热性和对特定化学物质的敏感性来吸引并捕杀它们。其核心原理在于怎么诱导蚊子。

    为了知道怎么诱导蚊子,我们当然需要知道蚊子怎么在一片漆黑中精准找到咱的皮肤的(想到这就生气)。

    蚊子导航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多步骤的行为,对「猎物」的初步识别发生在约10米远的距离,当它们探测到由人类呼吸(含约4%的CO2)产生的、高于环境水平的CO2浓度波动时,蚊子就开始了靠近猎物的第一步。在1-2米的范围内,皮肤气味和视觉线索会引导其进一步靠近;而在更近的1米之内,热量和湿度最终帮助蚊子决定着陆点下是不是美味的血液。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所以根据这些原理,市面上诱导蚊子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

    1.光诱:大多数灭蚊灯采用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蚊子对特定波长的紫外光(通常在350-400纳米之间)有特殊的敏感性。这种光在夜间能够模拟月光或某些植物反射的光线,从而吸引蚊子靠近。


    2. 气味模拟:

    • 光催化产生二氧化碳(CO2

      部分灭蚊灯内部涂有二氧化钛( TiO2 )光触媒涂层。当紫外光照射到涂层上时,会发生光催化反应,分解空气中的有机物,产生微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由于蚊子主要通过感知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来定位目标,这种模拟气息能显著提高对蚊子的吸引力。所以这种灭蚊灯通常称为光触媒灭蚊灯。

    • 化学引诱剂:

      还有一些灭蚊灯会配备额外的化学引诱剂,如辛烯醇( Octenol )或乳酸( Lactic Acid ),这些都是人体汗液中的成分,对特定种类的蚊子有很强的吸引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但是呢,灭蚊灯的效果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简单来说,灭蚊灯确实能杀死蚊子,但其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减少人被叮咬的效果则相对有限,甚至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美国特拉华大学的昆虫学家进行的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发现,在使用电击式灭蚊灯捕杀的超过13,000只昆虫中,雌性叮人蚊子所占比例不到0.22%。绝大多数被杀死的昆虫是无害或有益的,如甲虫和飞蛾,这对局部生态系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人和灭蚊灯同时存在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体温、汗液中的乳酸等多种化学信号,对蚊子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一台仅能发出紫外光或微量二氧化碳的设备。因此,灭蚊灯很可能只是「假装」捕杀了一些被灯光吸引的其他昆虫,或者守株待兔一般等着蚊子撞到它的电网上.....而与此同时,蚊子很可能早已锁定了人类。美国蚊虫控制协会(AMCA)就曾指出,在室外使用灭蚊灯,其灯光反而可能会将远处的蚊子吸引到咱的生活环境中中,但最终被捕杀的可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反而增加了生活区域的蚊子密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化学杀招:花露水!

    花露水之于蚊子,就好比大蒜之于吸血鬼,简直就是驱蚊界的圣水!夏天可以没有雪糕,但是不能没有花露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花露水当然是通过化学手段来攻击蚊子的。而现在化学招数主要建立在两大支柱之上——驱虫剂和杀虫剂。

    驱避剂通过干扰蚊子的感官系统,主要是嗅觉和味觉,来阻止其定位和叮咬宿主 。其精确的分子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一般来说,科学界认为驱避剂分子物理性地结合或抑制蚊子嗅觉受体中专门用于感知人类引诱物(如乳酸)的位点。这使得蚊子在嗅觉上对宿主的气味变得“盲目”,从而无法定位目标 。相关研究显示,在按蚊中,当DEET(花露水常见成分)等合成驱避剂与人类气味混合时,能够有效抑制其嗅觉神经元的活动 。


    驱避作用其实并非这单一机制,而是多种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效的驱避剂,如DEET,之所以能长期保持其在驱蚊界的Top地位,正是因为其多模式作用机制使其在不同蚊种和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健的效果。

    杀虫剂的原理在于破坏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控制机制。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依赖于精确计时的“开启”(去极化)和“关闭”(复极化/神经递质分解)信号。

    杀虫剂中例如拟除虫菊酯将“开启”开关(钠离子通道)锁定在打开状态 ,而有机磷类则破坏了“关闭”开关(AChE),使信号永久“开启”。两种物质都通过不可控的信号传递导致了灾难性的系统崩溃。这也解释了为何这些化合物对非目标生物(包括人类)也可能产生副作用,因为基本的神经传导机制在动物界中较为一致 。但是也别太担心啦,拟除虫菊酯对哺乳动物相对安全,是由于哺乳动物的钠离子通道敏感性较低且代谢效率更高,而非其作用靶点有根本性不同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生物杀招:你的天敌!

    防治蚊虫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的方式。

    在与蚊子的不懈斗争中,一种被称为「华丽巨蚊」的特殊蚊子正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与人们普遍认知中吸血扰人的蚊子不同,华丽巨蚊的幼虫不吸血,反而以其他蚊子的幼虫为食,堪称“蚊子杀手”,在生物防治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华丽巨蚊的防治策略核心在于其幼虫阶段的捕食习性。在其水中生活的幼虫期,华丽巨蚊是不折不扣的肉食主义者。它们拥有强大的口器和捕食能力,会主动追击并吞食同一水体中其他蚊种的幼虫,尤其是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等疾病的罪魁祸首——伊蚊(如白纹伊蚊)的幼虫。同时华丽巨蚊的产卵习性与伊蚊等害蚊高度相似,都偏爱在小型积水中产卵。这使得华丽巨蚊的幼虫能够精准地出现在害蚊幼虫聚集的地方,从而进行有效捕食。

    研究表明,一只华丽巨蚊的幼虫在其整个发育过程中,可以消灭多达80到100只其他蚊子的幼虫。这种天生的捕食行为,使其成为控制蚊子种群密度、从源头上减少害虫数量的理想生物防治工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更令人称道的是,华丽巨蚊的成蚊是则是完全“素食主义者”。它们不会叮咬人类或动物,而是以花蜜和植物汁液为生。这一特性彻底打消了人们对于“放蚊治蚊”可能带来的新增滋扰的担忧,使其成为一种安全、环保的生物防治手段。

    目前,中国的科研团队,如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展了释放华丽巨蚊幼虫以控制本地蚊媒传染病的试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本次佛山的除蚊之战中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参考文献

    [1]Cardé, R. T. (2015).Multi-cue integration: how mosquitoes find a host. Current Biology, 25(18), R793-R795.

    [2]American Mosquito Control Association (AMCA).Bug Zappers.

    [3]DeGennaro, M. (2015). The mysterious multi-modal effects of DEET. PMC,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4]https://news.qq.com/rain/a/20250801A04ZU400

    [5]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531008

    编辑:十一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89f****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8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