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财发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待在室内就不会得热射病?错!盘点热射病认知四大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7 14:43:26   浏览次数:1  发布人:ce07****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今年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近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大家务必谨防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热射病是因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体温高于40摄氏度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为典型特征,并伴有多器官损伤的可致死性综合征。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热射病可致命热射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一旦发生,

    今年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近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大家务必谨防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



    热射病是因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体温高于40摄氏度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为典型特征,并伴有多器官损伤的可致死性综合征。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


    热射病可致命


    热射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指出,热射病病情发展快,且涉及多个器官,迄今尚无统一的病情评估标准。

    具体来说,当热射病发生后,尤其是对多个脏器功能产生影响时,病理过程往往呈现为综合因素、多途径的共同作用,治疗需要系统性、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单纯从某一节点阻断或逆转病程仍存在较大困难。

    更令人担忧的是,从轻微中暑发展到致命性热射病,可能仅需短短几小时。患者会迅速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无汗高热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妥善救治,将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远离四大误区

    误区一:意识障碍不重或体温不高就不是热射病

    近年来,不少重度热射病患者在刚发病时意识障碍不重或体温不高,容易被漏诊误诊。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明确:只要有“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或“高强度运动”中的任意一条诱因,并出现以下四种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即可诊断为热射病。

    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谵妄、行为异常等)。

    2.核心体温超过40摄氏度。

    3.两个以上器官功能损伤表现(涉及心、肝、肾、横纹肌、胃肠、肺等)。

    4.严重凝血障碍。

    误区二:出现热射病症状在家降温即可

    由于热射病发病急、进展快,一旦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惊厥等疑似热射病症状,应进行快速有效的物理降温(将冰袋敷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并立即就医。

    误区三:待在室内不会得热射病

    热射病并非室外专属。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工作或活动,导致体内热量蓄积速度远超散热速度,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就容易发生热射病。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等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尤其要避免长时间处于此类环境中。

    误区四:吃冷饮可以预防热射病

    吃冷饮并不能有效预防热射病。酒精性饮料和高糖饮料会导致身体失去更多体液,高温天气不宜大量饮用。大量进食冷饮还会刺激胃肠道,引发不适,反而可能加重身体负担。



    做好预防是关键


    降低热射病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以下四点需要注意:

    第一,外出做好防护。出行尽量避开高温时段。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做好防晒。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慢性病患者等体质较弱群体,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外出。

    第二,科学补充水分。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可适量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补充随汗液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第三,合理工作休息。高温环境下的作业人员应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和频次,避免长时间持续高强度作业。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营养均衡,维持充沛体力。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炎患者等慢性病患者,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应避免进行高温作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第四,常备解暑药品。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以及年老体弱者等热射病高危人群,可随身携带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注意藿香正气水含酒精)等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注意,面对持续高温,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识别热射病的早期信号,一旦怀疑热射病,务必尽快就医。


    文: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文娜

    编辑:刘洋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ce07****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8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