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为深入贯彻河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和加快文旅强省建设的能力,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推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邀请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作《河南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授课。
培训采取“主课堂+分课堂”方式进行,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及各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相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省有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部分文旅企业负责同志等约 10000 人参加。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葛磊在授课中提出:河南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在文旅融合方面更是为全国旅游行业做出了典范,打造出众多现象级的文旅产品。当前,文化自信是中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红利,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极为丰富的“国民文化IP”资源,依托“文旅+文创”战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表达,通过沉浸式文旅产品的持续迭代,通过“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教育”的产业融合创新,河南将有望打造成为独具中华文化魅力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河南方面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帮助大家进一步拓展视野眼界、创新思路理念,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文旅强省建设和全面提升文旅发展质效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撑。
8月27日,为深入推进内蒙古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发展创新素质和能力,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邀请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以《中国旅游市场洞察与内蒙古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内蒙古文旅厅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各盟市、旗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文旅企业和媒体代表等共5000余人参加学习。
讲座中,葛磊剖析了当前中国旅游市场的整体态势、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和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结合内蒙古旅游发展实际,从品牌定位、产品创新、服务优化三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发展思路。葛磊表示:内蒙古旅游的文化底色是“游牧文化”。早期的游牧文化是基于生存的迁徙,后来的游牧文化是商贸和战争,当今的游牧文化是寻找“理想的生活”。内蒙古旅游未来最应发挥的价值,是“疗愈”价值。“来内蒙古,天大地大,人的心就大了”。内蒙古旅游亟待构建更加接地气和更具创造力的“产品思维”,比如针对青少年,打造培养男子汉气概的“少年那达慕”;比如针对住宿,把草原和沙漠想象成大海,构建“草景房”和“沙景房”的野奢酒店;比如针对用餐,构建荒野中的“大地餐桌”;比如针对音乐,构建以自然为剧场的听风音乐会;比如针对骑行,构建深入草原、森林、湿地、沙漠的“马道”体系。
内蒙古文旅厅冀晓青厅长主持讲座,并提出要求:对照讲座中提出的重点方向,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文旅资源禀赋和工作实际,找准自身在品牌、产品、服务方面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完善工作举措,把讲座成果转化为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