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财发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石榴花开遍振兴路 | 发展资金激活齐鲁乡村“美、富、融”三重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4 08:16:43   浏览次数:1  发布人:2e19****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院内花红柳绿,院外瓜果飘香,道路纵横交错,小院整齐划一……走进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凤凰村,水泥路平坦宽阔,农家院干净整洁,花果香沁人心脾。村民们热情分享着家乡巨变:以前是脏、乱、差,现在是亮、净、美!这番场景,正是山东在国家民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以下简称“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缩影。“十四五”以来,山东紧紧围

    院内花红柳绿,院外瓜果飘香,道路纵横交错,小院整齐划一……走进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凤凰村,水泥路平坦宽阔,农家院干净整洁,花果香沁人心脾。村民们热情分享着家乡巨变:以前是脏、乱、差,现在是亮、净、美!这番场景,正是山东在国家民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以下简称“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以来,山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既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项目364个,推动乡村实现“美起来、富起来、融起来”的立体蜕变,绘就“齐风鲁韵·欣欣向融”的和美新篇。

    美起来:夯基垒台,筑就宜居新家园

    山东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支持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补齐必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切实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近年来,肥城市升家庄村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施基础设施升级工程:100%的村道实现硬化,新修建的输水管道让村民告别挑水吃。


    ▲肥城市升家庄村道路硬化项目,为各族群众出行提供便利。图源:肥城市民宗局

    环境之变催生观念之变,村民自发在房前屋后栽种石榴、桃树等植物,村容村貌焕发新生机。

    “十四五”期间,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支持下,山东和美村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积极贡献。

    富起来:产业赋能,激活共富新引擎

    在泰安市岱岳区泥沟村,金兰休闲观光牧场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牧场创新“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模式,打造集奶业观光、科普体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

    “我们流转土地260余公顷,创设470多个就业岗位,形成了企业发展、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多赢局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牧场负责人法文静算着增收账。

    德州市禹城市桂庄村的转型之路同样精彩,这个曾经的养殖专业村,发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引领作用,系统性推进农文旅融合产业配套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建成特色采摘园、儿童游乐场、萌宠乐园、水上乐园、露营基地等设施,打造国家3A级田园综合体。

    每逢旅游旺季,从各地赶来的游客漫步其中,或观光采摘、或垂钓露营,尽情感受田园风光,为桂庄及周边村庄新增12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万余元。


    ▲德州市禹城市桂庄村田园综合体。图源:德州市民宗局

    “十四五”以来,山东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提档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在全省培育了16个产业品牌集聚地,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各民族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融起来:石榴花开,共绘和谐新图景

    在菏泽市曹县,“共富工坊”里机器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共同谱写了一首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有了共富工坊,村民们再也不用离家奔波讨生计,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收获了‘做着工、看着娃、顾着家’的幸福。”侯集村党支部书记马哲说。菏泽市曹县发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引领作用,精心打造了23个“共富工坊”,各族群众在工坊中共同劳动,持续深化交往交流交融。这些工坊不仅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成为推动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阳信县“牛产业”产品包装加工生产线 图源:阳信县民宗局

    在滨州市阳信县,一场关于“牛产业”的共富实践正在上演。阳信县立足发展现代畜牧业,依托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推动标准化养殖小区提档升级,并通过“一牛联N地”持续壮大“牛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输血+造血”的长效机制,加快品牌集聚地建设。蓬勃发展的肉牛产业已成功吸纳12万名各族群众就业,有力托起群众的“共富梦”“幸福梦”,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山东省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把赋予“三个意义”要求贯彻到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管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打造试点项目,持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上全方位嵌入,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制作 |章音頔

    来源 |中国民族报

    看完了,点个“赞”↓↓↓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2e19****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8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