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为安徽省和县人民法院法官王荣(右二)和农户、食品公司代表一起察看水稻的长势。王佳佳 摄
“王法官,你看,今年的稻子长势喜人,种子好,老天给力,多亏了王法官,不仅帮我们争取到了应得的补偿,还促使公司继续和我们搞订单种植。”7月10日,农户丁庆香指着一望无际的稻田,激动地对安徽省和县人民法院法官王荣说道。
看着稻穗随风摇曳,稻花香扑鼻而来,王荣禁不住喜上眉梢。
2023年3月,和县某食品公司向湖北某种业科技公司购买50400斤杂交稻种子。食品公司与36位种粮大户签订稻谷种植协议,由食品公司向种植户免费供应杂交稻种子,种植户将收获的稻谷全部出售给食品公司,不得向他人出售。
2023年9月,种植户在即将收割时,发现水稻出现大面积倒伏,7000余亩稻田不同程度地减产甚至绝收,种植户代表向和县农业农村局报案。和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专家依照法定程序,随机抽取三块田地进行现场调查后,出具田间现场鉴定书,得出的鉴定结论为:造成水稻倒伏的主要原因为该品种的抗倒伏性相对于其他水稻品种弱,且倒伏发生早、产量损失大,说明该品种在抗倒伏性上存在缺陷。该品种在和县没有经过实验示范就大面积种植,推广存在盲目性。
种植户集体多次向食品公司和种业科技公司反映该品种的水稻存在抗倒伏性弱的问题,要求其赔偿损失,但三方之间一直协商未果。
2024年8月,36位种植户联合将种业科技公司、食品公司诉至和县法院,要求其赔偿36名种植户各项损失合计770万余元。
此案涉及农户众多、影响面广、矛盾易激化,和县法院迅速启动涉农纠纷绿色通道,将案件分给擅长调解并熟悉农业的法官王荣办理。面对水稻受损现场已不复存在、仅有几张现场照片和部分田地的田间现场鉴定书等情况,王荣实地查看案涉田地位置,就损失的具体构成进行核实,并与种植户代表和食品公司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案件具体情况,安抚种植户们的激动情绪。
“三方矛盾很大,如果一判了之,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纠纷,还容易引发群体性信访。”王荣说。
经征求三方同意,王荣组织第一次“背靠背”调解。分管副院长赵玉奇也高度重视,一起参与调解。
调解过程一波三折。
“我们农民一年的辛苦都在这些水稻上,公司必须要赔偿我们损失。”种植户们情绪异常激动。
“水稻是存在一定的倒伏现象,但可能是由于土壤、病虫害、农户管理不善等多因素造成的,且食品公司未就种子的区域适应性进行验证。我们在合同里约定了因土壤、气候、病虫害及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的减产或损失,种子供方不承担经济损失。”种业科技公司代理律师试图通过合同条款为公司避责。
“这完全是种子存在质量问题,我们不可能承担任何责任。”食品公司代表振振有词。
在之后的调解中,种植户坚持全额赔偿的诉求,而种业科技公司和食品公司表示仅愿承担象征性补偿责任。各方意见分歧较大,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赵玉奇和王荣没有强行推进,而是耐心引导种业科技公司和食品公司重新评估其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商誉损失,要求各方冷静思考。
王荣进一步对种植户提出的损失请求逐户逐项进行审核,确定其中合理合法的诉求,引导种植大户积极参与调解,并与种业科技公司和食品公司负责人及代理律师进行多轮沟通,详细解说种子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种子质量责任和损害赔偿的规定,明确指出种子不符合质量要求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同时强调作为农资供应商和农业加工企业,应清楚认识到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是其长远发展的根基。
综合考虑各方诉求后,组织第三次调解时,王荣提出了“种业科技公司补偿一点、食品公司补偿一点、农业保险公司赔偿一点、种植户自行承担一点”的赔偿方案。该方案核心是补偿种植户的直接投入损失和可证明的合理预期收益损失。
经过王荣耐心沟通,种业科技公司态度明显有所软化,种植户代表也降低了心理预期,提出了调整后的赔偿金额。虽然双方对金额仍存在差距,但已明显缩小。王荣抓住机会,进一步细化赔偿方案。
最后一次调解,各方争议焦点集中在具体各方补偿金额和支付方式方面。种业科技公司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对调解确定的补偿金额有较为严格的审批流程,在法官和代理律师的积极协调下,最终确定了补偿金额,并同意一次性支付。同时,王荣考虑到单纯的经济赔偿无法真正解决种植户后续面临的生产销售问题,提出“现金补偿+订单农业+免费供种+技术帮扶”组合式补偿方案:种业科技公司和食品公司对种植户进行现金补偿,食品公司继续为种植户提供订单农业和免费种子,并给予生产技术帮扶。此方案获得了种植户和企业的一致认可。两家公司就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
王荣当场制作民事调解书:种业科技公司自愿一次性补偿原告各项损失120万元;原、被告三方均同意该款支付至食品公司账户,由食品公司负责分配给36位种植户。
今年春末,三方又开始了新一季种植稻子的合作。
不久前,36位种植户收到补偿款后,特地派代表给王荣送来一面锦旗,感谢他为民解忧。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周瑞平|通讯员:王佳佳
责任编辑:屠少萌 |联系电话:(010)67550734|电子信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王誉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